近日,重庆两江新区车路协同二期EPC项目公布招标结果,由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省交通设计院)、重庆两江新区建设有限公司、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腾讯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最终以1.48亿元中标。这意味着,在四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中,湖南省交通设计院参与其中两个的设计,占据了“半壁江山”。
全国唯一:参与两个国家级先导区设计
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以“车-路-云-网-图”为建设要素,积极布局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给多维复杂的城市交通植入“智慧因子”,推动打造山城特色的3D智慧交通场景。目前,协同创新区已完成约4公里范围的车联网一期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了能够满足适配主流“车-路-云”产品和技术互联互通需求的示范场景,即将启动的二期示范项目将覆盖龙兴、鱼复片区,未来还将辐射水土、龙盛及礼嘉片区。
重庆两江新区车路协同二期项目(以下简称“二期项目”)是湖南省交通设计院智慧交通院继湖南湘江新区基于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示范项目后,带着先进的“5G+车路协同”技术走出湖南、走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场的一次实践。目前,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已经在无锡、天津、长沙、重庆落地。这也意味着,省交通设计院成功占据了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半壁江山”,也成为了全国唯一参与两个国家级先导区的设计单位。
“湖南湘江新区基于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示范项目”是湖南省交通设计院智慧交通院“5G+车路协同”技术的“首秀”,参与完成了绕城高速、长益复线长沙段100公里智慧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这是全国首条基于5G-V2X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示范的智慧高速,于2020年8月31日正式通车。
这一次实践让智慧交通院捧回了中国公路学会信息化经典工程大奖,且初步形成了稳定的技术团队及扎实的技术能力,为这次重庆EPC项目中标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不仅如此,智慧交通院在重庆江新区车路协同一期项目中就有参与,承担了3.4公里车路协同示范路段施工图设计。
项目负责人徐联祺介绍,重庆两江新区车路协同二期EPC总包项目中,包括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等内容,智慧交通院将负责55公里路段车、路、云、网一体化架构的设计,为自动驾驶公交车、微循环小巴、出租车、无人安防小车等13类自动驾驶车辆,设计车路协同的路线。
从长沙到重庆,他们靠技术与服务赢得了市场
从长沙到重庆,尽管是第二次参与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项目设计,但湖南省交通设计院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并拿出最佳诚意和专业实力。
在项目的初步设计过程中,智慧交通院将项目列为党支部书记联工程,院长李永汉亲自调度协调,组建了青年突击队攻关。项目团队主动放弃“五一”、端午等节假日,赴驻地现场办公,将办公室“搬”到了重庆。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智慧交通院团队高质量地完成了设计任务,获得了专家及业主方的一致好评。在初步设计评审会上,业主方主管项目的副总经理称:“湖南省交通设计院是靠自己的技术与服务赢得了市场。”
初设结束后,湖南省交通设计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彭立马上率队赴重庆与业主方两江协同创新区进行技术交流。交流中,他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给多维复杂的城市交通植入‘智慧因子’,以路为核心推动打造山城特色的3D智慧交通场景的R2X(路对外界的信息交换)”的方案;智慧交通院总工谢冰提出了“以产业发展为驱动,以交通出行需求为导向,实现重庆山地城市车路协同多场景智能驾驶及MaaS出行创新应用,打造全国首个‘碳中和’智能网联示范区”的目标,得到了业主方的高度肯定,也展示了智慧交通院的技术实力,为此次两江新区车路协同二期EPC项目中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快,他们提出的这些方案和构想都将在两江新区车路协同二期项目上落地实践,为实现山地城市车路协同多场景应用,打造全国首个“‘碳中和’智能网联示范区”赋能。
责编:马菀倬
来源:国资潇湘